中信证券抛弃华夏基金10%股权优先购买权 公募基金股权不“香”了?
中信证券抛弃华夏基金10%股权优先购买权 公募基金股权不“香”了?
本报记者 周尚伃\n\n 今年以来,部分券商继续增持公募基金公司股权,以打造特征资管事务系统。但是也有一些券商抛弃优先购买权或停止增持股权。那么,公募基金股权终究“香不香”?\n\n 6月28日晚间,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天津海鹏的来函,拟协议转让其所持有华夏基金10%的股权(以下简称“标的股权”),拟买卖对价为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64亿元)。一起,中信证券表明,“据悉,该等对价系天津海鹏与意向受让方自行洽谈确认。”\n\n 作为华夏基金股东,中信证券享有标的股权的优先购买权。不过,经中信证券董事会审议,决议抛弃标的股权的优先购买权,有效期为经公司董事会赞同赞同之日起一年。\n\n\n 一起,中信证券表明,赞同华夏基金依照内部管理程序帮忙天津海鹏处理后续股权转让及工商改变手续。\n\n 当时,中信证券持有华夏基金62.2%的股权,是其控股股东;一起,华夏基金第二、三大股东分别是POWER CORPORATION OF CANADA、MACKENZIE FINANCIAL CORPORATION,持股份额均为13.9%;而天津海鹏则是华夏基金第四大股东,持股10%。近年来,华夏基金的成绩适当优异,2019年至2021年,其净利润分别为12.01亿元、15.98亿元、23.12亿元。到2021年12月31日,华夏基金的总财物为162.95亿元。2022年一季度,华夏基金完成净利润4.95亿元。\n\n 关于抛弃标的股权优先购买权的原因,中信证券称“经归纳考虑”,并表明暂不考虑增持华夏基金股权。\n\n 莫非,公募基金股权不“香”了?\n\n “中信证券抛弃标的股权优先购买权或有三大原因。”有业界剖析人士在承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明,“榜首,中信证券现已持有华夏基金62.2%的股权,能够操控公司,没必要再继续增持股权;第二,本次拟买卖对价超越32亿元人民币,抛弃优先购买权或是出于对价格要素的考虑;第三,该笔买卖或早已谈好下家,且下家入股后或将与中信证券完成双赢,这也是可能性最大的原因。”\n\n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证券拟出资不超30亿元建立全资资管子公司,并有意向请求公募基金车牌,相关事项还在批阅中。\n\n 实践上,此前华夏证券也抛弃增持旗下公募基金。早在2021年6月份,华夏证券与合煦智远及其股东签署了《出资合作意向协议书》,华夏证券有意向以增资等方法成为合煦智远的控股股东,拟持有合煦智远50%以上的股权。2022年5月份,华夏证券决议停止上述协议,原因是自该协议签署以来,华夏证券活跃与协议方交流商量,并对合煦智远展开了尽职查询、审计评价等作业。因为外部要素发生变化,公司经审慎考虑并与协议方洽谈一致,决议停止本协议。不过,华夏证券也表明将继续环绕既定战略,研讨探寻商场时机,推进公募基金事务开展。\n\n 今年以来,方针继续助力公募基金职业高质量开展,活跃培养专业财物管理机构、壮大公募基金管理人部队、调整优化公募基金车牌准则、适度放宽公募持牌数量约束。不少券商已开端准备建立资管子公司并请求公募基金车牌。\n\n 不过,与中信证券、华夏证券不同,同属头部券商的国泰君安,正在逐渐增持华安基金股权,而国泰君安的全资子公司国泰君安资管已获得公募基金车牌;此前,中信建投增持中信建投基金股权至100%。\n\n 尽管抛弃了优先购买权,但中信证券表明,公司拟抛弃标的股权的优先购买权,不影响公司对华夏基金的持股份额及对华夏基金的实践操控,不会对公司的运营发生实质性影响,不存在危害公司和其他股东合法权益的景象,契合公司及股东的整体利益。(证券日报) 【修改:邵婉云】